首頁 > 房地新聞

人口結構改變所以小宅當道?專家怒批:根本原因是高房價買不起

當你問建商、問房仲,為什麼現在的房子動不動就是15坪、20坪、25坪的「小宅」,他們通常會給你一個非常感人、非常文青的標準答案:「這是為了因應家庭人口結構的改變!現在少子化、單身族變多,大家不再需要大坪數的房子了!這是符合市場需求的!」

聽起來是不是很有道理?彷彿台灣人突然之間,都愛上了極簡主義,都喜歡上了住在精緻小巧的空間裡。每個人都發自內心地說:「哇,這超級迷你的家好棒!完全符合我的需求,終於可以不用打掃這麼多空間了!」

但是!請各位摸摸自己的良心想一想,如果今天你的口袋有足夠的錢,可以讓你買一間室內50坪、三房兩廳、還有大陽台的房子,你會選擇住進一個只能容納一張雙人床、連餐廳都消失的「小豪宅」嗎?

當然不會!除非你是被外星人綁架、腦袋被植入晶片了,不然誰會放棄舒適寬敞的生活空間,自願去住鳥籠?

所以,小宅化的真相,根本不是因為我們愛上了小坪數,而是因為自己的口袋不夠深,買不起大坪數!

因為房價暴漲,台灣人能買得起的,就只剩下那些「小巧精緻」的房子了。那些說「小宅化是因應人口結構」的說法,就像是餐廳老闆賣你半碗炒飯。

然後說:「這是為了因應現在流行的『輕食主義』,這樣對你的身體比較沒負擔!」一樣。聽起來很貼心,但骨子裡就是想賺你的錢,卻給你縮水的份量。

所以,別再被那些感人的說法騙了。台灣房子越來越小,背後唯一的、最誠實的原因,就是:我們買不起大房。如果哪天,房價變成更能輕鬆負擔的水平,你會發現,台灣人對「鳥籠」的愛,會在一夕之間,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!
資料來源